('\n\t\t\t
大同边军是七月十五出大同赴阳和口御敌,十六日大败,而郭太监之前得到的消息是皇帝决定十六日率三大营御驾亲征,从时间上推算,御驾这会当才出居庸关。因而郭太监和陆清在离开天镇后同时想到现在应该赶往宣府,若没有意外,当在宣府能够见到御驾。
骡车不及马车,又是辆拉粮食的板车,没有减震设施,这一路上颠簸起来自然是不好受,幸好车上垫有被子,这才让郭太监没被颠得七荤八素,饶是如此,那胃里也是折腾的翻江倒海,十分的难受。
骡车的行进速度肯定是远远不及马车的,走了一个多时辰才行了七八里路,这让心急如焚的郭太监急得直上火,可再急又能怎么办?他又不能凭空将这骡子变成马,故而也只能望着那两头并不知道自己并不受人欢迎的骡子干瞪眼。偶尔憋得急了,便拿那无辜的赵大、赵二两兄弟撒气,尖利的嗓音听得陆清也是大为头疼,何况一路上始终耷拉着脑袋的赵氏兄弟了。
论急,陆清肯定要比郭太监更急,毕竟郭太监只是着急赶去见王振和皇帝,好将自己和阳和口大败的罪责摘清,对于也先内犯却是不怎么信的,不会给大军多少警告,更不会设法改变什么。陆清却是着急一场大变即将发生,而他却还无能为力,如果时间再这么耽搁下去,最终那场让人唏嘘的惨剧还是会发生。
想到那十数万明军将士的性命,想到汉人王朝自“靖康之变”后又一次皇帝被俘的悲剧,想到那无数死在此次大变的无辜大明百姓,陆清便越发焦虑。前世的他根本没有机会和历史大事件联系到一起,可今生的他却是离这历史大事如此的近,如果不力尽所能去改变这场惨剧,那他真的会抱憾终生!
先前路上倒是有几辆马车驶过,可车上的人根本不理会他们,再看人家的仆人都是五大三粗之辈,这抢夺马车的打算自然是只能深深的按在陆清心底,他可不希望抢夺马车反被人当小贼给一刀宰了。
“钦差官校总镇太监”的腰牌和名头能唬住孙有松这个大明“体制”内的驿丞,却是唬不住那些忙于逃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