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想到全身血液被蚊子一吸而光,郭太监不由就打了个寒颤,奈何真是走不动,否则定要起身继续前行的。
见郭太监不肯走,那年轻人也急了,“公公须打起精神来,若是陷在这里,方才又何必费事逃到这里?”
郭太监没有说话,只长叹了一声,因为中官无须,这一声叹息顿时将脸上皱纹尽数现了出来。
年轻人看在眼中,也不由心中一软,暗道这郭敬虽愚蠢贪婪,但却也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换在后世,年过六十或许不算太老,可在这大明朝,却是能当花甲老人一说了。阳和之败固有他胡乱指挥因素在内,但大同边军骄狂,不明敌情,中了瓦剌埋伏也是一大因素,况且真正指挥作战的是总督山西军务的西宁侯宋瑛,领军厮杀的是武进伯朱冕和都督同知石亨,郭敬这镇守太监起到的最大作用不过是监军,因而将今日阳和口兵败全归咎于他也是不公平的。
对郭敬这与常人不同的老太监,年轻人内心倒也并没有多少憎恶和反感,虽带着他逃命实是个累赘,但真要让他弃了这老太监独自逃命却是万万不行的,因为自打他知道自己来到了大明正统十四年,来到了“土木堡之变”前夕的山西大同镇,他就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他接下来能做也唯一可做的事就是设法去改变即将到来的土木堡之战的结局。
没有别的选择,谁让他是个汉人呢!可他所附身的这个叫陆清的年轻人虽是锦衣卫,但却是隶属锦衣卫大同千户所的小小校尉,明面上是派驻边军的侦缉校尉,实质上和那些边兵一样,也不过是个吃着饷粮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卖命的小卒,以这个身份和这个地位,休说去见什么大人物从而建言改变什么土木堡之变结局,便是本卫千户所的千户大人也是休想见到的。
见不到大人物,一个小小亲军校尉能做什么?不过随风逐流,自顾保命而已!
况他又凭什么让那些大人物相信他那基于几百年历史的“判断”,一颗小小棋子又如何能撬动天枰的那一端?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