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克不是第一次出席内阁会议,但以阁臣的身份开会,还是头一次。这次能顺利入阁,最该感谢的是恩师孔照,他以主动请辞为条件,换来了宁克入阁的结果。当然了,这次内阁的增补,朝野是有非议的。主要集中在上一次内阁补充人员,采取的是选举制度,这次皇帝直接点将了。
京城的报纸上就这个问题有一定的争议,主要观点还是选举出来的内阁大臣,没能令陛下满意,这才导致陛下改弦更张,钦点阁臣。
由此还衍生出一场争论,陛下选大臣,是选才呢,还是选德呢?
争论的过程中,有人把司马光给拉出来做论据,智瑶才大于德,是小人。
暗搓搓的在表示两位新晋阁臣中有小人,具体是谁,大家猜。当然也只是在报纸上争论,并没有大臣上奏就此发表意见。宁克觉得自己不是小人,所以,小人是谁呢?总不能是张庭恩吧?
林如海也看到了相关的报纸,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小人,甚至不屑辩解。
只要是个人,你升官了,就一定会有人在背后说怪话的,但凡较真与之废话一句,你都算输了。
林如海尤其不认可所谓的智瑶是小人的说法,就赵无恤干的那些事情,对比目标智瑶是都是小人了,借着老爹丧礼弄死女婿,谋夺代国的赵无恤,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看不到“君子”两个字的影子。
所以,林如海一贯主张,《资治通鉴》必须看,但不要当做历史书看,要当做司马光通过写书,发泄对新党的不满言论集来看。
司马光是想做帝师,做圣人的,他是要教皇帝怎么做皇帝的。可惜了,《资治通鉴》开篇全是私货,难怪没有被列入二十四史。
看着站起说话的林如海,宁克有一点点的不舒服,他没觉得能力不如林如海,只不过运气没有林如海好,如果他在总宪的位置上,处理了几个大案子之后,次辅位子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