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问,教的学生之中,谁最让他省心,谁又最让他头疼?
……司空马滞后,他怕听到自己的名字,又怕听不到。
荀子笑了笑,“老夫所虑所想,大概都在此山之中了。”
她没听明白,继又问,您有没有什么话最想留给晚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荀子哪里被人做过这种调查研究?她问得温和极了,一度让荀子忘记对方是皇室公主。
他想了很多话,年岁至今。
王霸,治国,平衡,权术……
着述,门生……
双星并世,必有一死的谶言,已经发生在了鬼谷子门下……
他的门下……
荀子停在石门之前,把在场的人都扫过,落到嬴荷华耳中。
“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李贤上前,大门大开,机关术震撼了荀子苍老的眼。
穹苍明星。
地面并非石板,而是由无数六边形青铜板拼接,栈桥底下有流水。
荀子每踏一步,便有齿轮咬合声自地底传来,如巨龙翻身。
这一次,密阁内多了一道机枢。墙壁上多一九重同心圆环。
外层刻《诗经》农事诗,齿轮转速随四季变化,中层嵌法家律令铁片。
圆环之下就是那张布满经纬的方桌。
吕释之一眼就看到了沈枝,对嬴荷华等拱手,“公主殿下。老师恭候多时。”
许栀望过去。
白发褐衣者,手持拐杖,心中是刀剑沟壑。墨色纱衣,握一拂尘。
一法儒交汇,一墨道加身。
“荀老先生,精神矍铄。快快请入。”
墨柒抚掌大笑,“有生之年能第二次见到您,是我平生大幸。”
墨柒的身影在巨大的圆环底下浓缩成了一道黑线,像是指针在现代时钟上的一撇。
如果墨柒是拨动命运指环的时针。
那她呢?
双星并世,讲的是攻伐之间,权谋之术,又会否包含她与墨柒,她与李贤。难道一本《史记》先行于世,搅得她方寸大乱了?动摇她的意志了?
荀子与墨柒坐而论道,可谓酣畅淋漓,道尽数十年的风云。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临末,荀子看到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