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航行学、火箭和飞船的设计原理、结构、导航控制、设备检测以及航天医学知识等十几门课程。
\n
\n
(2)体质训练体质训练是为了提高和巩固航天员身体素质,增强抗病能力,使航天员能够以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完成训练任务和飞行任务。
\n
\n
(3)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为了提高航天员的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教育、心理放松训练、心理相容训练、狭小环境中的隔离训练、针对错觉的心理训练等。
\n
\n
(4)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是为了提高航天员对特殊环境因素的耐力与适应能力,以及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失重飞机飞行训练、头低位卧床体验、失重训练水槽模拟失重环境训练等。
\n
\n
(5)救生与生存训练救生与生存训练是指航天员掌握特殊情况下的救生和生存技能,主要包括发射前紧急撤离训练,飞行中的救生训练,着陆后出舱训练、生存训练和营救训练。
\n
\n
(6)飞行程序与任务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训练是让航天员掌握载人航天器各种任务程序,包括对航天器姿态的操纵控制,对故障的识别、判断和处理,各种装备的使用和操作,正常飞行程序训练、应急飞行程序训练等。
\n
\n
(7)大型联合演练大型联合演练是利用人-船合练、人-船-地合练、在发射场进行的人-船-箭-地合练,使飞行乘组了解和掌握实际飞行程序。
\n
\n
如此多的学习和训练内容,一个月内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只能先挑着一些基础项目来进行。上午,人的头脑最为清醒,主要安排了知识学习课程。教材使用的是和国家航天员大队一样的系列书籍,讲师当然是谢端阳和布里安娜·安德森。偶尔还有从国家航天员培训中心邀请过来的老专家,或者是上过几次太空的航天员,来给大家上上课,分享一些上太空的经验。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