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簿能重返县衙,而且受到重用,就证明对方是个会蛊惑的。
\n
\n
想到这里,道一反问对方,“刘县令应该不会忘了,你是如何来到濮阳的吧。”
\n
\n
刘县令点头,“自然。”
\n
\n
道一又问:“那么刘县令可知晓,这位胡主簿还是前头那位刘县令的主薄?”
\n
\n
刘县令又点头:“胡主簿入县令之际,便告知了本县。”
\n
\n
他还替胡主簿解释,“前任刘县令犯的错,与他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否则朝廷为何会放过他。”
\n
\n
道一给气乐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当时跑了,但朝廷的人没找到他。”
\n
\n
刘县令惊,“他犯什么事了?”
\n
\n
道一没有立刻回他的话,而是朝胡主簿走去,在他面前站定。
\n
\n
她这才说道:“先前我们以为你只是受刘县令驱使,因着这个原因,朝廷对你并未进行大肆抓捕,直到今日,我方才发现,你才是那个背后的手,也难怪当初刘县令,招不出更有用的东西来。”
\n
\n
胡主簿哼了声,“我们都打不过你,自然是你想说什么便是什么。”
\n
\n
道一轻嗤了声,“是么。”
\n
\n
“当时的王寺卿根据一则流言,查到了濮阳,却在此断了线索,而刘县令被抓到京城,足够他死十次的恶事供了个遍,却无一字提到流言。”
\n
\n
“你才是那个流言散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