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函之后,得到了回音,可谈到要去营州,一些人就打起了退堂鼓。
不为别的,这些人平日里的心思都放在做学问上面,对秦怀柔的营州是一无所知。
听到孔颖达提及要去营州传授知识,当即就打起了退堂鼓。
一年当中有半年处于冰冻,肯定会很冷的,到了那里可怎么过啊,在长安城这边最起码,根基在这里,什么都不用担心,要吃有吃,要喝有喝的。
时不时的还可以同王公贵族混在一起,没准哪一天,还能混出一个出人头地。
去了营州,苦寒之地,想想就让人有些畏惧。
孔颖达也不强求,秦怀柔是他最器重的门生之一,长安城附近的人喊不动,难不倒他。
桃李满天下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唐各道、各州、各县,随便拉出一些人,都能同他扯上关系。
于是乎,孔颖达决定自己亲自前往,一路上,走到哪里,便摇人摇到哪里。
孔颖达的车队很快便出现在城外,离老远就看到李靖在道边静静的等候着自己,
孔颖达没敢托大,让下人扶着自己下车,
来到李靖面前,笑呵呵的说道:“李将军,你这是一点都不含糊啊,这么洒脱么?”
“孔夫子,老朽洒脱,却没有您老洒脱啊,你我二人去营州,目的可不太一样啊。”
“哦?有何不一样啊?”
秦怀柔给孔颖达送来的书信,留了一手,在送信人离开营州的时候,贴耳嘱咐了几句,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孔颖达自然知晓了整件事的过程,李靖就不一样了,秦怀柔诓他过去,为的就是那个辽东讲武堂的事。
话说回来,也是为了琢磨契丹和靺鞨两族,有一个薛仁贵在秦怀柔看来,还远远不够。
薛仁贵还是用来在震慑高句丽,如今有泊汋城当做屏障,高句丽想要有想法,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主要矛盾解决了,就要考虑次要矛盾了,所以契丹、靺鞨两族就成了秦怀柔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孔夫子,老夫过去是收徒的,收徒,您老应该懂的,老朽要将自己平生所学都传授给那薛仁贵。”
“至于你嘛,呵呵,好像是要帮着秦小子教育更多的人吧,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老朽的任务可比你强多了。”
孔颖达微微一笑,“李将军,其实老夫去不去都可以,即使去了,这些琐碎的事情,也用不到老夫来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