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在郑家念书的二孙子,原本三分的怒气竟然涨到六分“之前和你夫妻说过,让你将昕哥儿接回,为何至今未见孩子回转?
\n
\n
你且修书一封给你岳丈,只说府中延请名师,日后盛家子孙一堂读书,请他们尽快将昕哥儿送回,要是不便,府上派人去接亦可。”
\n
\n
盛向浔没想到他爹竟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讲道理,登时不乐意了“昕哥儿在郑家已经拜师,大儒亲自启蒙至今,师生名分已定,怎能叛师另寻?”
\n
\n
他此话一出,盛国公沉下脸,冷冷的看过去“盛氏子孙还是要从小培养感情的好,以后也是彼此的助力。”
\n
\n
盛向浔见他真的动怒,更知不能退却“昕儿在郑家也是表兄弟一处,父亲不要担心就是,您且培养咱们府里王佐之才,何必管这许多?”
\n
\n
盛国公闻言,狭长的眼眸逐渐眯了起来,他仔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向来叛逆的儿子。
\n
\n
此刻的他,心中怒气有如厚云翻涌,可是他的脑子却又格外清醒“你还记得你儿子姓盛?盛家子弟同气连枝,你莫要误了孩子。”
\n
\n
“父亲还记得老家堂伯孙子名姓么?”盛向浔毫不退让的直视着他爹泛着寒气儿的视线,笑吟吟的反问,“五服未出,便已见面不识,可见靠着姓氏同气连枝不很可靠;与其靠人不如靠己,昕哥儿还是不回来的好。”
\n
\n
盛国公没有说话,冷冷的盯着他不放;盛向浔也不甘示弱,脸上笑的一团和气,可眼睛却回视过去,两方视线紧紧胶着,谁都不肯低头退让。
\n
\n
一下子,厅上的气氛像是凝住了一般,厅上的人都紧张的注意着对峙的父子二人,便是连四岁的孩童也不敢喘出大气。
\n
\n
盛苑坐在她爹怀里,最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