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从理想谈到现实,从国内谈到国外,从历史聊到当今,不知不觉中火车行进了3个多小时,那名帅哥方才从W市站下了火车。
张力量告别了那位不知名的帅哥,方才感到最难熬的不是漫长的等待,而是等待中的孤独。张力量在孤独中又等了1个多小时,方才到达S市火车站。
那时的S市正从乡镇经济模式向外资经济转型,火车站非常小,周边的环境也非常差,到处都是操着本地口音卖地图、卖饮料、卖食品的小摊小贩。
张力量第一次来到S市火车站,人生地不熟,更不知如何去S开放大学,只好向一名行人问路。
那人四五十岁年纪,应该是S市土着,他仔细打量了张力量一番,先用本地的吴语说一句,见张力量听不懂,方才用普通话回道:“你去什么大学?我在S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只知道S大学!从未听说什么开放大学?”
张力量见那人如此说话,知道他很排外,再问也问不出什么来,于是走到一个卖地图的摊贩前,问老板。那老板也摇头表示不知道。
张力量只好花了2元钱向老板买了一张S市地图,那老板方才搭话道:“小伙子,你考什么学不好,为什么要去那个学校?你去那边的公交车站,乘坐1路巴士,坐到观前街那边再问人吧!”
张力量按照老板的指路,乘坐1路巴士,到了S市最繁华的观前街,那观前街满是仿古的苏式建筑,没有高楼大厦,街道桥梁两侧挂着小巧的宫灯,地面也十分干净,就如江南建筑中的小家碧玉,这一点与N市、Z市粗犷的城市风格截然不同,倒与Y市的城市格局非常相似。
这时,天空又飘起了细雨,张力量见身上已被雨水淋了半湿,只好放弃观赏观前街热闹的景致,跑到一家卖雨伞的小店门口。
张力量见店内一位长相秀美的姑娘正在纸伞上作画。
那姑娘双手十分灵巧,只用了10分钟的时间,就在一把纸伞上画了一朵粉色的荷花、几片碧绿的荷叶和几支挺拔的莲蓬。
姑娘见店里来了客人,急忙站立起来招呼。
张力量本不想买伞,但又不好意思说:自己来店里是躲雨的,只好指了指那姑娘手中的雨伞,问道:“这把伞卖吗?”
那姑娘见张力量这人很奇怪,店中那么多做好的纸伞不要,偏要自己手中的雨伞,咯咯笑道:“当然卖了,不过我手中的这把伞还没画好呢?你可要耐心等我一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