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鬼子的反应很快,开始从周边地区调集兵力,想要堵住温三大军的去路。
\n
\n
只是仓促之下,它们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位。看起来很凶,很有实力的样子,实际上不管是这些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它们的后勤补给能力,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n
\n
温三甚至都不需要专门派侦察兵去摸小鬼子的情况,光是游击队和铁路支队传回来的消息,已经把小鬼子的虚实看得非常清楚了。
\n
\n
“立即通电全国,我温三的大军将会向豫省发起收复失地的军事行动。不想做亡国奴的国人,要勇敢拿自己手中的武器,跟小鬼子拼命!”
\n
\n
“急行锋由我们来做,希望国人都要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将小鬼子赶出我们的土地……”
\n
\n
温三在多个媒体上发表战斗檄文,一方面是为了在广大民众面前刷一波好感度。引得更多有血性,有志于抗战的人才来到自己的地盘上,为打击小鬼子贡献自己的力量。
\n
\n
人口才是最大的战略资源,这一点温三心里跟明镜似的。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资源,他就这么干了。
\n
\n
另一方面,温三这是利用舆论的压力,倒逼某些势力下场。
\n
\n
特别是国府,以及一些持观望态度的地方势力,在舆论的驱遣之下,可能会积极的参与进来。就算他们只是做一做样子,投放少量兵力进行试探,也会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n
\n
每一股势力的投入,都会对小鬼子的兵力形成一定的压力,牵制小鬼子的兵力部署,以及战术的调整。
\n
\n
集沙成塔,集腋成裘温三肯定是懂的。
\n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