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面对噶尔丹东进南下的威胁。”
\n
\n
“康熙皇帝力排众议,御驾亲征。”
\n
\n
“从1690年到1695年期间,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组织十万大军,先后两次率军亲征。”
\n
\n
“分别在纵横南北的四个区域内组织了大规模的歼灭战。”
\n
\n
“经过数次鏖战,终于在康熙三十四年全歼噶尔丹的主力部队。”
\n
\n
“噶尔丹仅仅率领少量亲信骑兵逃脱。”
\n
\n
“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御驾亲征,这一次剑锋直指准噶尔部的老巢。”
\n
\n
“这一次面对康熙的大军,噶尔丹的数万骑兵不战而降,噶尔丹本人也被迫自杀。”
\n
\n
“自此准噶尔部对大清的西北部边界已经无法构成实质上的威胁。”
\n
\n
“沙皇势力也失去了干涉大清国土的媒介。”
\n
\n
“回顾康熙皇帝的三次亲征,历时八年,耗费白银百万两。”
\n
\n
“终于将准噶尔部的有生力量全部歼灭。”
\n
\n
“在巩固了漠南归属的情况下又将大清的版图向北推进了380公里。”
\n
\n
“漠北高原近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尽数归于大清。”
\n
\n
“最终评价,四星半。”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