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长在门外凶神恶煞,夫妻俩在门里抱头痛哭,哭完把老牛卖了,粮税总得交。
\n
\n
后来他听说,税其实不是不能欠,只是税分两种,一种是地方收了要交给皇帝的,好好跟衙役说,能欠。
\n
\n
另一种是地方摊派,衙役的薪水就在这里头,欠税他第一个不答应。
\n
\n
白鹰子后悔啊,早知道这样,也不至于把老牛卖了,没牛,可就佃不到地了。
\n
\n
次年有了经验,他没交给皇帝爷爷那份,但即使是剩下的,也得卖了家里的地把摊派交上。
\n
\n
第三年老天爷开眼不旱了。
\n
\n
但白鹰子也没地了,甭管自己的地还是佃来的地,都没了。
\n
\n
又到交口税的时候,家里也没啥能卖的东西,终于动了给娃娃攒的束脩钱。
\n
\n
他让婆姨别难受,说咱家就没那出秀才公的命,他认。
\n
\n
就算认命,命也不放过他。
\n
\n
生活仿佛就是个轮回,他重新给人打起短工,攒钱糊口,买一头牛,佃五十亩地,买一亩地、再买一亩地,县里摊派要交,朝廷两税要欠。
\n
\n
万历四十六年朝廷开战,每亩增税三厘五毫;万历四十七年,朝廷再增税三厘五毫;万历四十八年,朝廷再增税两厘,前后共每亩加税九厘。
\n
\n
其实跟每亩产粮比起来,交九厘银不多,真的一点都不多。
\n
\n
多的是连年大旱的陕北,粮食歉收后的九厘。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