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李商隐去了一趟,哭了好几场,所谓“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n
\n
范仲淹去了也哭……
\n
\n
最让李义郁闷的是,宋时有一词人名为李善美,留下残诗“岘首何人碑,行客独垂泪”,此时顾正臣指着远处的石碑说像岘首碑,不是摆明了说:你是不是应该哭两嗓子,流几滴泪?
\n
\n
短亭,微风。
\n
\n
李义坐在石凳上,感叹道:“朝廷突然取消科举,确实让无数读书人措手不及,像你这般因进京赶考落得家境困顿的想来也不是独一个。就事论事,朝廷在这件事上,确实缺乏没考虑周全。”
\n
\n
顾正臣凝眸看着李善美,你小子胆子够大,不愧是干过尾随的人。
\n
\n
取消科举的是老朱,你说老朱没考虑周全,就不怕这话顺着风吹到金陵,老朱把你全家都考虑周全了?
\n
\n
李义指了指南面的滕县城,询问:“坊间说,顾举人受赵家煎迫,不得不主动悔婚赵家,是否为真?”
\n
\n
顾正臣信步走出亭子,阳光照在身上:“是我主动悔婚。”
\n
\n
李义看着顾正臣,凝重地点了点头:“也是,赵家强势,定是逼迫你,让你一口咬定主动悔婚。”
\n
\n
顾正臣有些惊讶地回过头,看向李义,这个家伙八卦也就罢了,还青红不分,自己都说了,是主动的,你非要脑补被人逼迫的画面……
\n
\n
“李兄跟我一路,该不会只是问这等小事吧?”
\n
\n
顾正臣不想再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