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就彻底领悟了它们所蕴含的意义,而且那种理解深刻而清晰,仿佛这些字符本就与他心灵相通。
这份突如其来的领悟力,让即便是向来镇定的王宁也不禁感到一阵震惊。
难道,这就是古老传说中仙人抚顶、结发受长生的奇妙景象?只是一刹那的工夫,他便洞悉了字符的奥秘,更掌握了其中蕴含的数万种变化,这种奇迹般的领悟力,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看来,那位在龙纹与神纹领域有着非凡造诣的前辈,对后来者的领悟力抱有极高的期待,却也深知其中的艰难。他设计这一切,或许就是为了考验后来者的智慧与毅力。”
王宁心中暗自思量。要知道,即便是天赋异禀的天才,在领悟一种全新的符文时,也需要至少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去揣摩、去实践,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过程可能会漫长到百年之久。
符文的变化无穷无尽,就像是后世那些错综复杂的二维码,若不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恐怕很少有人能够解读出其中的信息。
王宁深知,要让文道得以传承,就必须让后来者能够迅速理解符文的真正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文道的光芒重新照耀这片大地。
不得不说,那位前辈的做法的确非常到位,不仅极大地节省了后来者的时间,更为文道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种符文设计的便捷性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弊端。那就是设计者对符文的理解,并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的。
这就好比是解读一篇深奥的文言文,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学识、阅历和心境,都会读出不同的味道和感悟。而符文,尤其是神纹,之所以被尊称为“神纹”,正是因为它们的深奥与复杂,远远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畴。
它们并非来自凡人的语言,而是蕴含着天地至理、宇宙奥秘,想要真正理解并掌握它们,绝非易事。
很多外国人尽管努力学习汉语,却常常给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仿佛缺失了那种独有的韵味。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尚未能完全捕捉到汉语那微妙而深刻的内涵。
正如粤语这一方言,尽管很多人都能说上几句,但真正能说得地道、让本地人一听便知其根底的,却是寥寥无几。
本地人凭借着对语言的敏感和长期浸润的直觉,往往能轻易分辨出哪些是外来者的生硬模仿,哪些是本土人士的纯正表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