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领可是战战冲在最前面,天下虽然是他打下来的,却不贪恋权位,听说华夏国事都是左右相在处理!”
许子霖并没理会身后人们的议论,扶着老人
“老人家,这里下雨路滑,你慢着点,这军营啊!不同你家中,这里啊到处都是积水,我这可是招待不周了哦!”
“哈哈!”或许许子霖并没有架子,让老人家忐忑的心放下来不少!
赵阔海等人紧随其后赶到,见状正要上前劝阻,却见许子霖抬手制止,目光扫过众人沾满泥浆的裤腿:
“赵将军,即刻命火头军支起十口大锅,熬煮驱寒姜汤。郑将军,将西侧的辎重大帐腾出来,先安顿老弱妇孺进去避雨。”
“大统领!”李俊武急得直搓手,
“西侧营帐堆放着粮草辎重,万一有奸细混……”
“住口!”
许子霖转头时,眼中寒芒乍现,却在看到人群中缩成一团的孩童时,瞬间化作春水,
“若连百姓都要防备,我华夏军何谈‘吊民伐罪’?”
他站起身,解下腰间的玉带钩抛给李俊武,
“去把我的私库打开,取出棉毯和粟米饼,分给带小孩的人家。”
宋明礼抬头望着眼前淋得透湿的身影,忽然老泪纵横。
他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竹简,双手高举过顶:
“大统领请看!这是老朽抄录的《华夏新政》,自贵军屯驻荆江以来,对岸百姓皆言‘许公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今我陵都百姓恳请大统领进驻府城,救我等于水火!”
竹简上“均田令”“商税则”等字迹清晰可辨,许子霖指尖轻触竹片,触到几处被泪水洇开的痕迹。
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华夏推行新政时,也曾有老学究跪在宫门前抗议,却从未想过,这些竹简会越过国界,在敌国百姓手中辗转传抄。
“老先生,”
他扶着老人,声音里带着哽咽,
“是我许子霖来迟了。”
说着转身望向人群,提高音量,
“诸位父老听着!三月内,我华夏军必当踏平楚国皇都,还天下一个太平!待战事了结,
我定当亲率工匠来修水渠、建学堂,让陵都的孩童都能读上书,让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米饭!”
“大统领万岁!”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人群顿时沸腾。一名抱着襁褓的妇人挤到前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