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官员们说着说着,便谈到使用何种酷刑报复奸民,一定要奸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n
\n
杜仓听闻诸多讨论,心说这些人不想着如何打败敌人,却已经在幻想打败敌人后,如何惩治寻常百姓。
\n
\n
就是你们这般高傲的态度,百姓会才被贼兵轻而易举地笼络过去啊。
\n
\n
文官们轻视杜仓位卑权轻,一干总兵、副将却把他的分析放在眼里。
\n
\n
按照杜参将说法,眼前的贼兵大致是一层窗户纸,只要官兵集中全力一捅便能打开豁口。
\n
\n
武将们对红巾军本无厌恨之意,但贼兵在高宛县城百般羞辱,又是唱歌又是跳舞,当着红夷炮的面左右横跳,简直不把官军当人。
\n
\n
堂堂大丈夫遭人如此羞辱,怎能咽下这口屈辱之气!将领们只想着跟反贼决一死战,以报高宛城下的羞辱之仇。
\n
\n
怀揣着对红巾贼的恨意,将领们纷纷指挥兵马变换阵型。
\n
\n
数万官兵稀稀拉拉地分成五部,兵马四周环以偏厢车与骡车。既防备眼前的贼兵主力,又提防身后虎视眈眈的贼骑。
\n
\n
一望无际的大地上多出缓缓移动的“五筒大阵”,而每个五筒之内又是更加细分的小规模车阵。
\n
\n
一直推进到四五里范围,大军止步。
\n
\n
一座临时木台瞬间在中军搭起,杨文岳登台远望,心中疑惑四起。
\n
\n
贼兵火器一向犀利无比,为何直到两军缩近至交战距离,仍然未有一炮轰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