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达到了顶点。
\n
\n
这个时候,各国给对手时小动作。
\n
\n
他们散步各式各样的言论。
\n
\n
其中一种言论,直击人们脆弱的内心。
\n
\n
“战争的好处,全部被权贵拿走,战争的代价却有我们这些底层人支付。”
\n
\n
各国因为长期处于战备状态,大量的资源被投入到战争中,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n
\n
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物价飞涨,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
\n
\n
这种长期的痛苦和压抑,使得民众心中早已滋生出深深的厌战情绪。
\n
\n
再经过温岚府惨案所带来的影响,各国的反战情绪直接突破了阈值。
\n
\n
前线甚至是出现普通士兵因为厌战打黑枪,把负责指挥的将领打死的情况,这种情况还不止一例。
\n
\n
普遍的厌战情绪,让各国君主对于当前的战争前景感到非常悲观。
\n
\n
他们深知,若再不停止这场战争,国内的局势恐怕将难以控制。
\n
\n
唐太宗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n
\n
一旦各国的局势,积累到不得不民变的程度,局势就无法挽回。
\n
\n
各国君主正发愁的时候,他们驻帝国的官员探听到一个消息。
\n
\n
帝国认为藩属国之间的战争过线了,想要出面调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