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镜面标准是直径十七公分,握把则根据顾客手来定。
\n
\n
镜面背后錾刻的图案,也是根据顾客的喜好起草线稿,再拓印进行雕刻的。
\n
\n
按理来说,最了解银镜的人,就是向苏月白下单定制它的主人。
\n
\n
崔武师开口说的提议,使得苏月白稍微感觉到一丝荒谬,但他并没有直接拒绝。
\n
\n
因为无论定制木作的大小,在苏月白认知里都并非商品,而是顾客脑海里面的天马行空想法,顾客可能碍于知识和手艺限制无法将想象落地。
\n
\n
各环节土木佬也好,匠人也罢,在苏月白看来,就是甲方花钱雇佣来实现自己脑海里梦幻想法的手艺人。
\n
\n
向顾客讲述作品落地过程、理念,和最终效果是苏月白职业操守里的一环。
\n
\n
只不过,大部分顾客只会关注自己天马行空想法落地,并不想知道,匠人们是如何使得作品诞生出来的过程。
\n
\n
“银镜镜面直径是十七公分,它的握柄尺寸根据你的掌宽,以及墨家学说里面的运道尺选出十三公分长度......”
\n
\n
苏月白打开锦盒,将里面打磨抛光至无瑕的银镜取出,牵起银镜握把末端的一个精美红线绳编防摔环,轻柔的套在崔武师的手腕上道:
\n
\n
“银镜质地较软,我们在镜面的表面上涂膜了特制的蜜蜡,一是能保证银镜的使用时间,二是为了防止剐蹭,考虑到面层渡蜡较为滑手,在主体设计之初我们特意加入了防摔的套绳。”
\n
\n
“在你使用时候带上套绳,哪怕是分心或者手滑也不........”
\n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