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自己那二十五万大军拼死抵抗,他又怎能有机会稳住如今的局势呢?
\n
\n
而郭药师则觉得,黄朗的能力实在有限,连续战败多场才导致局势陷入被动。如果当初听从自己的建议,即使不能大获全胜,至少也能够稳住局面。
\n
\n
在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上,气氛异常紧张。郭药师和黄朗就作战计划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n
\n
郭药师坚持认为应该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步收复失地。他强调这样可以避免过度冒险,确保军队的安全,并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
\n
\n
然而,黄朗却持有完全相反的观点。他主张速战速决,主动出击,尽快建立功勋。他认为拖延时间只会让敌人有更多机会加强防御,而且长时间的对峙也会对士兵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
\n
\n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言辞愈发激烈。渐渐地,争论演变成了互相指责对方的过失。郭药师指责黄朗过于冒进,不顾士兵的生命安全;而黄朗则反驳说郭药师胆小怕事,缺乏果断决策的能力。
\n
\n
其他将领们在一旁看得焦急万分,但又不敢轻易劝解。他们深知这两位将领都是军中的重要人物,谁也得罪不起。
\n
\n
这场争执使得原本就紧张的战场局势更加扑朔迷离,众人都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这两位将领的不和会给梁国带来可乘之机,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n
\n
最终,会议因为两人的不欢而散而草草结束。
\n
\n
回到营帐后,郭药师的愤怒依然难以平息。他怒不可遏地将桌子上的杯子全部扫到地上,嘴里还不停地大骂:“庶子黄朗,你不过是金人的一条狗而已,竟然敢对我发号施令!你那愚蠢的指挥已经让我损失了很多兄弟,这次我绝对不会再让着你!”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