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这个决定,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担忧。他们认为载湉年纪太小,无法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而且,醇亲王奕譞一家,与慈禧太后关系密切,这可能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在慈禧手中。然而,慈禧太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迅速安排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她对朝政的掌控。
新皇帝即位后,慈禧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掌握着实际的权力。而年幼的光绪皇帝,则需要接受严格的教育和培养,以适应未来的统治角色。同时,宫廷中的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各方势力都在争夺权力和影响力。
值得一说的是,慈禧挑选载湉作为新皇帝,这绝非是一个仓促随意的决定,而是经过了一番极为审慎的深思熟虑。
首先,醇亲王奕譞乃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他既是咸丰皇帝的亲弟弟,也是同治皇帝的叔叔。如此特殊的身份背景,使得由他的儿子载湉,继位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自然,在辈分上继位的光绪皇帝,是同治皇帝的弟弟辈。
从传统的皇位继承规制来看,将载湉先过继给咸丰皇帝,然后再接替同治皇帝的皇位,这完全符合兄终弟及的规制。这种规制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皇位传承中,并非罕见,有着一定的历史依据和传统遵循。
例如,在过往的某些朝代,当皇帝无子或出现特殊情况时,兄终弟及的方式被采用以确保皇位的顺利传承,维持王朝的稳定和延续。
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这种继承方式也更容易被朝廷大臣和民众所接受,减少了因皇位继承问题可能引发的动荡和纷争。
慈禧选择载湉,或许也是看中了醇亲王奕譞家族的势力,相对易于掌控,能够为她继续把控朝政创造有利条件。慈禧此次挑选载湉作为新皇帝的举动,无疑也是清朝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对后续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且,载湉的生母,乃是慈禧的亲妹妹。如此一来,载湉又无疑算是慈禧的娘家外甥。从血亲关系的角度来讲,载湉和同治皇帝的血缘关系,确实是最为接近的。
其次,此时的载湉年仅 4 岁。要知道,这个年龄比起同治皇帝继位时,还要更小。皇帝如此年幼,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足够的执政能力和经验,这就为慈禧继续把控皇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就拿历史上的情况来说,年幼的皇帝往往需要依靠年长且有权威的人物,来辅助理政,而慈禧正好借此机会,得以长期掌控朝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