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奕。
讲完案例后,金玉举着手机对坐在教室中央的110人说道:
“来,大家配合我做一个实验,看看何老师的方法好不好用!”
212阶梯教室内的座位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且呈弧形排列。
金玉的手机摄像头无法把左右两侧的学员拍进来。
所以他只能招呼坐在教室中央的学员配合他。
金玉开始给教室中央的110名学员下指令:
“请同学们眼睛闭上,我喊到3的时候大家再一起睁开。”
“1!”
“2!”
“3!”
“咔嚓!”
拍完照片后金玉诙谐地说道:
“现场参与互动的一百多位朋友彼此之间都很陌生。”
“根本就谈不上有所谓的默契。
“这种情况下想拍好一张合照至少要折腾个七八次才行。”
“现在我们这些人只合作了一次,效果会如何呢?”
在跟学员们聊天互动的过程中金玉的手上操作不停。
手机里的照片已经被他投影到了幕布上。
“来,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同学们初次合作的结果!”
金玉用手指向投影幕布上高清合照。
“不错诶,一个闭眼睛的都没有!”
“这么多人拍合照能一勺成还真是不容易!”
“我们公司每次拍这种集体合照都要拍个七八次!”
“不得不说东大的那位何老师很厉害!”
在金玉的默许下学员们展开了七嘴八舌的讨论。
充分消化着“逆向思维”带来的利好。
待下面的人讨论得差不多了,金玉才开口问道:
“同学们,逆向思维好用吗?”
“好用!”
金玉又问道:“当我们遇到一个困难,客观环境又很难改变的时候。”
“我们应该如何逆向思维呢?”
“改变自己!”
“改变方法!”
“改变思路!”
金玉欣慰地笑了,不错不错,下面的学员都学会抢答了。
看来他这个逆向思维的课程没白讲。
吴国强和黄世广在监控里看着金玉轻松自如地跟学员们互动。
二人知道金玉已经完全掌控了课堂。
出现翻车事件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