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权和儿子的劝谏时,都只是云淡风轻的说了一句:“为人臣者,岂能有二心?”
\n
\n
甚至,陈破虏还在新帝赵乾封禅祭天的时候,主动将先皇赵莽赐予他的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上交,做足了为人臣者的姿态。
\n
\n
哪料到,都已经交出了兵权和丹书铁券的陈破虏,在参加完新帝赵乾举行的封禅祭天仪式后,自京师返回封地的途中竟然诡异的突发疽病,不治身亡。
\n
\n
当父亲罹难的消息传回晋王府时,陈怀安悲痛之余,也终于印证了他此前关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猜测。
\n
\n
随着外部隐患消除,大新王朝天下已定,建安新帝赵乾自然不再需要陈破虏这样一位功高盖主的一字并肩王。
\n
\n
尤其是,这位异姓王才刚过六十大寿,不仅体魄强健,精力亦是充沛。
\n
\n
甚至,赵乾都不需要晋王这个爵位和封地的存在!
\n
\n
否则,他怎么可能在晋王薨殂以后到下葬之前都不曾颁旨一封。
\n
\n
直到今日,晋王灵柩上午下葬封陵,皇帝的圣旨下午就送到了晋王府邸。
\n
\n
陈怀安没猜错的话,赵乾的这道圣旨可不是为了歌颂父亲陈破虏一生功绩而特意撰写的,更不是让他这个晋王世子继承爵位和封地的。
\n
\n
果不其然,负责传旨的礼部侍郎孙鹤龄照着圣旨内容洋洋洒洒的对晋王陈破虏一顿夸赞过后,突然话锋一转,继续道:
\n
\n
“今天下大定,国泰民安,为止兵止战,与民休息,朕决意裁减军备;
\n
\n
晋王尚有八千破虏军镇守龙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