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31、家天下
我们古代两千多年以来,学者也好,留名青史的大臣们也罢,极少极少是真正站在百姓一方的。
这可不是夸张,而是红果果的现实。
但凡你仔细研究这些个学者们着作,你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站在管理层一方看待问题。
哪怕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孟子也不例外。
不要以为孟子当初说出这句话之时,是朝着百姓们说的,人家至始至终,可都是朝着统治者,也就是皇帝和大臣们说的。
你会发现咱们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之中,从来也都是精英治理天下,唯一不同的就是咱们伟人了!
这也为何他才能称之为伟人的最重要原因!
你会发现无论你的标准选择是什么,T0这一级别之中,他都是无可争议的一个!
在这一点上,哪怕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朱元璋,都只能俯首称臣!
你会发现宗武世界的大明帝国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朝着这一方向改变。
因为哪怕朱元璋都发现这或许才是唯一的道路!
他一度心里头也是有所抵触的,怎么说自己也不差嘛,可最后他还不是越发拜服,因为他深入研究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老朱这个人对家天下的概念是无比清晰的。
他历史上做事与指定国策的出发点,许多与其说是为了大明帝国,还不如说是为了他老朱家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只可惜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真以为一本皇明祖训就会让自己的后世子孙恭恭敬敬遵守。
在他的想法之中,自己安排的塞王守边之策,就是要将天下兵马都尽数拿捏在自己老朱家手中。
他给中央皇帝留下的兵马,确实也足够节制诸多塞王。
只可惜,他的想法是好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他还是高估了人性,低估了一个皇帝对权力的渴望程度。
朱允炆上位之后,还没多久就炮制各种罪责,大肆削藩,真以为他只是被建文三傻给彻底忽悠瘸了不成?
人家心里头多多少少还是门清的,知道自己这个庶子根本不可能被自家那些个叔叔们放在眼中。
所谓的对他建文皇帝的尊重,也不过是对他屁股下皇帝宝座的尊重而已。
他又怎可能没有芒刺在背的感觉?
他倘若足够聪明,削藩这事还真就问题不大,但可惜的是他足够无能,以至于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