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很多事已经进入顺轨,不需要朱载坖早年时那般费尽心思。
\n
\n
早朝主要议论的是两个问题。
\n
\n
第一,鞑靼右翼三万户诸贵子女,族人,在京已经五年多,是否应该放回一部分,以出任职位。
\n
\n
毕竟这些年,右翼各部落的"前朝余孽"老的老,死的死,很多职位空缺。
\n
\n
各部落王子公主,贵族子弟在京师也学习了五年,已经可以放回去独当一面了。
\n
\n
对于这个问题,朱载坖也正有此打算。
\n
\n
毕竟这些人也是人质,再待几年,草原各部对朝廷该不满了。
\n
\n
放,要放回去。
\n
\n
但不能全放。
\n
\n
“礼部侍郎殷士儋!”
\n
\n
“臣在!”
\n
\n
“这些草原子弟要考!学问如何,品行如何?是否可堪大任,特别是…”皇帝加强了语调“心性如何?都要考察!”
\n
\n
“臣明白!”殷士儋心领神会,“陛下请放心,学问不行,心术不正的,臣绝不会漏掉一个!”
\n
\n
“名列前茅的几个,朕要亲自接见!以示对草原的重视!”
\n
\n
“陛下英明!”
\n
\n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
\n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