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对岸的清军目睹这一幕,终于认清了现实,无奈之下选择撤退。
\n
\n
清军骑兵此刻或许已深思熟虑。
\n
\n
意识到在没有辎重和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强行攻打山岭或是与明朝大军正面交锋,无异于自寻死路。
\n
\n
因此,他们仅派出了少数游骑在山脚附近徘徊。
\n
\n
由于南岸青牙军炮营的不时炮击,他们不敢过分接近,保持着谨慎的距离。
\n
\n
温越的目光越过女儿河,投向北岸。
\n
\n
那里,清军的旗帜汇聚成一片,号角声中,骑兵们陆续集结,汇成一股股洪流。
\n
\n
遥望北岸,只见骑兵阵列层层叠叠,难以计数。
\n
\n
显然,八旗援军已大批抵达。
\n
\n
温越陷入沉思:“清军的八旗骑兵数量庞大,战术上占据优势,若非我们此次出奇制胜,战果绝不会如此显著,不过即便如此,双子山仍被清军牢牢控制。”
\n
\n
他望向双子山的方向,山的东面直到峰路山的山岭,甚至山的北侧,都布满了清军骑兵。
\n
\n
更有源源不断的骑兵,正从峰路山北端的女儿河渡河。
\n
\n
急匆匆地赶往双子山,意图增援。
\n
\n
可以预见,待各镇步兵营汇聚,神机营的火炮抵达后,双子山周边,乃至女儿河两岸,将爆发一场激烈的战斗。
\n
\n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