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旁的几个赞画同样欢声笑语,气氛热烈。
\n
\n
唯有宋潮,他紧盯着沙盘。
\n
\n
他沉思道:“建虏受阻退却,我等各总兵的步营抵达后,完全可以扫荡南岸!
\n
\n
“不过,清军在北岸三里处挖掘壕沟,对我军不利。
\n
\n
“若我等之军渡河,空间受限,易被清军半渡而击。”
\n
\n
“北岸至少需要五里的缓冲地带。”钟阳眺也注视着沙盘,补充道:“若能有十里缓冲地带,自然是最好不过。”
\n
\n
温越缓缓点头。
\n
\n
现在明军的目标,是在女儿河南岸与清军对峙。
\n
\n
但若不能给清军足够压力,恐怕难以吸引其主力至女儿河北岸。
\n
\n
因此,退而求其次,唯有主动进攻至女儿河北岸。
\n
\n
当然,如果清军主力集结于北岸,明军只需固守南岸即可。
\n
\n
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青牙军的赞画们已经制定了多个应对方案。
\n
\n
然而,攻占北岸的某些关键据点是必须的。
\n
\n
这样既能进可攻,退可守。
\n
\n
在清军猝不及防之际,明军的初步战略目标已顺利实现。
\n
\n
现在正处在扩大战果,夺取双子山,进一步巩固北岸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