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也就是学监道心坚毅才能撑过三天三夜,换成他们,后果难以想象。
\n
\n
“快,把他刚刚的歌谣记下来,恐怕乐经和诗三百又要多一首送别了!”祭酒却反应很快,明显能感觉到在《诗三百》的格律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律调,这会对诗歌产生绝对的冲击。
\n
\n
虽然送走了言晏,但是弟子的羊毛能薅就薅!
\n
\n
不榨干弟子最后一点价值,他们都不配称为师长了!
\n
\n
毕竟他们虞山书院在送走言晏的时候可是也将《易》借给他誊写抄录带走的。
\n
\n
“真是一群可爱的人啊!”言晏笑着大步离开了吴郡。
\n
\n
他是被虞山书院收养的,是虞山书院的学监将他从冰天雪地里捡回来的,然后传道受业解惑,至今一十六年!
\n
\n
这里的每一个先生夫子对他都视若己出,君子六艺都是六艺首座亲自教授,所以,对于虞山书院和言家,言晏是感恩的,因此也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一步步成为六艺次席,虞山公认的大师兄。
\n
\n
(六艺首席:他再不走,我们地位不保啊,我们是是六艺专精其一,他是六艺皆精啊!)
\n
\n
只是离开了虞山书院,言晏也不知道该去什么地方了。
\n
\n
从他来到这个古老的世界,他去的最远的也只是虞山脚下的县城,更没离开过吴郡。
\n
\n
可是作为儒家出师的弟子,游学是他们必经之路。
\n
\n
儒家的等级划分也很严苛,从儒生到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