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二帝时期还要大,甚至不排除出现西晋八王之乱的局面。
\n
\n
想要压住藩王,就必须在军功上超越他们。
\n
\n
前世朱棣自己带兵打仗,成为当时大明军功最大的人,藩王被压制没机会立功。
\n
\n
可朱标对军事了解并不深,让他带兵打仗是不现实的。
\n
\n
那么就只能指望朱雄英了。
\n
\n
他年龄还小具有很强可塑性,想将他培养成文武双全之人并不难。
\n
\n
至于他上战场的机会,看似不可能,实际上机会非常大。
\n
\n
以他和朱棣的关系,等学有所成,和朱元璋说一声想去北平镀镀金。
\n
\n
作为马上得天下的皇帝,老朱比谁都明白军权的重要性,反对此事的可能性极低。
\n
\n
只要朱雄英能上一次战场,那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n
\n
不指望他成为李世民、朱棣这样的人,只要他知兵懂兵有军功在身,就足以镇压文武群臣和诸藩王。
\n
\n
到时候不论是变法革新还是削藩,都要容易的多。
\n
\n
而自己作为太孙伴读,不出意外的话,中枢必有一席之地。
\n
\n
朱雄英不被掣肘,他这个臣子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n
\n
想到这里,陈景恪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n
\n
利用伴读的身份,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