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挥奇思妙想,让户部给官员折成宝钞,宝钞一千文为一贯,一贯钞折白银一两,四贯钞折一两黄金,一石米折二贯宝钞听起来的变得多了。
\n
\n
老朱不懂经济学,无限制的滥发宝钞,洪武三年宝钞已经贬值到一个马夫的月工资高达四十贯宝钞,
\n
\n
而县令的年收入才一八百十贯。别说马车了马夫都养不起。
\n
\n
比如弘文馆学士罗复仁,正儿八经的五品官,放到地方也是一州知府,穷到什么地步?
\n
\n
南京城内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城乡结合部。
\n
\n
因为平日在朝堂上直言敢谏,老朱称呼他“老实罗”。
\n
\n
后来发现他是陈友谅旧部,就想去他家里看看是真老实还是假老实。
\n
\n
结果穿越了好几条小巷找到时,罗复仁住的两间破瓦房还在漏雨,把老朱都震惊到了。
\n
\n
正当老朱大喊罗爱卿何在时,站在梯子上刷石灰的罗复仁对他笑了笑。
\n
\n
洪武朝清廉的官员举债上班,实在活不下去的就能贪了。
\n
\n
毕竟咱洪武盛世,想辞官门都没有,毕竟县衙府衙的大人们不少都带着脚镣上班。
\n
\n
牛马都至少得给吃饱吧,朱樉只觉得后世的资本家看了老朱都得流泪。
\n
\n
李善长老远见车上的秦王眼底闪过一丝寒芒,然后附耳一旁胡惟庸。
\n
\n
朱樉还是要点脸的,一跃而下混入大臣们的队伍。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