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n
\n
这个看似简单的改进,使得能量塔从单纯的供暖设备升级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移动能源站。
\n
\n
当然,作为小型化的代价,这些移动式能量塔在性能参数上不可避免地有所缩水。
\n
\n
原本足以笼罩半径五公里的庞大供热场,现在被压缩到了不足一公里的范围。
\n
\n
这仅剩的七百多米有效覆盖半径,在面对大规模聚居区时确实显得捉襟见肘。
\n
\n
供热范围的缩减也意味着需要部署更多单元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无疑增加了后勤保障的难度。
\n
\n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在极寒环境中作业的户外劳动者来说,这样一座移动能量塔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n
\n
采矿队可以将其部署在作业现场附近,科考队能够带着它深入极地探险,就连前线部队也能依靠它在前哨站建立温暖的庇护所。
\n
\n
虽然覆盖范围有限,但比起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硬扛,这七百米的温暖半径已经堪称奢侈了。
\n
\n
随着能量塔的点燃,恒温力场覆盖,所有正在忙碌的工人都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n
\n
珀菲科特开出的薪资确实都不低,足够让这些人在冰天雪地里依旧继续工作,但如果有的选择的话,大家还是更喜欢待在恒温结界的怀中。
\n
\n
围绕着这座小型能量塔,营地已经初具规模。
\n
\n
用积雪混合着砂砾堆砌而成的围墙呈环形包围着整座神庙遗迹,这种就地取材的建筑方式既节省了物资运输的消耗,又能在极寒环境下提供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