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有些发烫的手机,肚子里空空如也,警告我必须下楼觅食。离开“创神”另起炉灶,创立工作室,这主意是顾夏天先提的,她遭遇职位天花板,而我备受截稿日煎熬,心想不如当老板。遂与她一拍即合,四处游说作者和员工。
同时,我们也明白平台的重要性,当然不能再找“创神”了,在我们物色的几支潜力股中,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今晚要洽谈的“阅世网”,和“创神”一起,霸占了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同于草根出身的“创神”,专注引流,扩大网站影响力,“阅世网”以其成熟的资本运作机制闻名,作为国内最大的“ip”工厂,阅世的版权体系完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一部作品从起草大纲到敲定改编剧本,再将版权深化到其他领域,翻身一变,发展为流量品牌,吸引上亿投资,在“创神”至少得花费两三年,“阅世”仅用四个月。
故而,若非有超乎寻常的天赋去改变资本胃口,创作者们就只能走纯套路化的写作模式。尽管业界将阅世的作者们戏称为“网络文农”,但他们的分成收入的确不菲,就算是我也偶尔眼红。
想来人总是物质耦合的结果,早些年我一穷二白,看见“创神”的签约作者不仅能养家糊口,还可以攒点小钱,觉得那简直是梦中才有的职业。如今获悉“阅世”作家买车买房,又买游艇,一年出海三次是标配,凭空迎来一种生不逢时的挫败感。
顾夏天安慰我:你要是肯放低身段靠脸吃饭,把你家账本印出来卖都比他们赚得多。
我反驳:不带你这么夸人的啊,这不是贬低我的才华吗?
她猛白我一大眼:才华能让你不被甩吗?
臭编辑,损起人来嘴真毒。
另一方面,我对阅世的稿酬传闻始终略有怀疑,我见过几个阅世的金牌写手,没有一个不是面色枯黄、像棵隆冬的枣树,顶地中海发型、戴框架眼镜。听说有一位曾为了能按时交稿,连预约的阑尾炎手术都没去,现在依然只被医生允许吃流食。
我当然不会步他们后尘,在我和顾夏天的规划里,如果不让我俩坐在老板位置上坐享其成,扮演麻木不仁的资本家,我们绝不会同意与“阅世”合作,再牛逼也不行。
楼下厨房得意打扫过,他虽然不会做饭,但在整理物品上独具天赋,地板清爽干净,灶台整洁有序(经我提点)。我省下了每周的保洁开支,也要感谢我妈病态的珠宝收集欲,不然花在首饰上的钱可抵消不了那点家政费。
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