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士们如何打仗,万一激起兵变,你担待的起吗?”
\n
\n
听闻这话,户部侍中也不敢再说什么,只得言语告罪!
\n
\n
户部尚书上官灵玉出言劝慰道:“陛下,虽然动用军粮确实有所不妥,但是此事还是要想办法处理一下的,都则若是真的发生民变,此时对朝廷极为不利!”
\n
\n
赵衍虽然不在乎这些百姓的死活,但是他也知道上官灵玉所言非虚,顿了顿之后,赵衍看向殿内的众位大臣:“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n
\n
工部尚书戴进德出班奏道:“陛下,虽然东部地区遭受了旱灾,但是仍有部分地区维持着正常的税收,陛下可命户部增加粮税,如此一来,或许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n
\n
刑部尚书公孙不让皱了皱眉开口道:“只怕是光解决燃眉之急还不够啊,如今夏收断绝,秋收也无望。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去自谋生路的好,否则朝廷根本没办法支撑到明年!依微臣之见,不如让百姓们外出,自行乞讨为好!”
\n
\n
原来的刑部尚书刘文达去世之后,朝廷便商议决定提拔公孙不让出任户部尚书一职!
\n
\n
说起这事儿,很多人不由得想到了当年江南百姓逃亡河北之事,只是眼下河北、山东也遭了旱灾,关中和长江以南之地又去不得,即便是让百姓外出乞讨,只怕可以去的地方也是屈指可数啊。
\n
\n
戴严此时看向一言不发的兵部尚书方书同:“方大人,山东也遭了旱灾,不知方大人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n
\n
方书同摇摇头:“你们这些文官都没办法,老夫一个武官能有什么办法?”
\n
\n
虽然众人讨论了半天也没拿出确定的办法,但是龙椅上的赵衍却对方才公孙不让的建议颇感兴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