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n
妙锦和有炖视线交织,会心一笑。
\n
\n
八月,杭州暴雨倾盆,洪水成灾,淹没民田庐舍,有炖奉旨前去赈济,顺便调查王胜。
\n
\n
王胜世代经营食盐生意,家资颇丰,通过兼并破产灶户一跃成为产盐大户,泰州和淮安的盐场均有他的产业。
\n
\n
大户生产的食盐,缴纳朝廷定额后的剩余部分,盐课提举司没钱收购,余盐成为私盐流入市场,收入全进入这些大户的腰包。
\n
\n
像王胜这样的大盐商年收入高达近百万两,获利之丰,令人咋舌。
\n
\n
这么赚钱的买卖,简直跟天上掉馅饼一样,妙锦心动不已。
\n
\n
“何时查抄?”妙锦的美眸闪着动人的光芒。
\n
\n
“这个得看今上的意思”,有炖盯着这双闪亮的眸子,上前亲了两下。
\n
\n
“告诉今上,这笔钱就不归咱们了”,妙锦泄气地提醒道。
\n
\n
“没有今上的旨意,凭什么抄没他人家产?”有炖拧了拧她的鼻子,反问道。
\n
\n
“余盐的买卖,咱们得想办法接管过来,像王胜这样的大户,肯定还有不少,大户比普通灶户的生产效率更高,年产食盐更多。咱们按照这些大户的经营思路,改进技术,提高产量,肯定能赚不少钱”,妙锦兴致勃勃地分析道。
\n
\n
有炖把会做生意的媳妇揽进怀里,心里像抱着摇钱树一样舒坦。
\n
\n
朱棣听了有炖的汇报,不由得陷入沉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