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春坐镇,基本上也就够了。而且朱允熥很明显想要控制战事规模,那自然也就不用调动更多的兵马了。</br>真要是出动了傅友德、蓝玉等人,这些人想的可能就不是镇压麓川的内乱了,而是彻彻底底的将麓川给灭掉。</br>朱允熥也无奈的开口说道,“你们想来也知道水师即将出航,这也带着大量的将士。”</br>蓝玉就再试着努力争取一下,“陛下,臣以为出海归出海,并不会牵涉太多兵马。我大明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征调大军。”</br>这也是蓝玉的心里话,麓川而已,根本就不算什么。虽然现在水师确实带走了不少兵马,但是兵力紧缺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br>真的要是打起来大仗,现在的大明可以轻易的征调至少三支十万规模的大军。</br>而不管是打麓川还是水师出港,加起来也都是不到十万兵马,这些对于大明来说根本就是毫无压力的事情,多线作战根本就不会是负担。</br>“那疏浚运河呢?”朱允熥就没好气的说道,“你们去了麓川,只怕是要趁机灭了麓川,一路打去安南吧?”</br>蓝玉真的有这个心思,麓川蟠踞在西南太久了,而且动不动就生乱,这让他肯定不高兴,要是一口气灭了麓川,那才是最好的事情。</br>至于安南就没必要放在压力了,被大明打的溃不成军的麓川好像是不厉害。但是这个政权一度所向披靡,将安南等中南半岛的小国打的毫无招架之力。</br>麓川只是相对于大明来说不值一提,可是在中南半岛简直就是巨无霸一般的势力了,这个政权过去曾经是和纵横天下的蒙古军队互有胜负、对峙了几十年。</br>看着蓝玉等人,朱允熥也是无奈,“打下来了之后呢?打下来了如何治理?”</br>朱允熥自然是对中南半岛的心思不少,甚至在他看来打下中南半岛的意义更是要超过拿下朝鲜半岛。</br>可是现实的情况就是打下安南或者灭掉属于强弩之末的麓川不算太难,军事上的优势确实存在,可是比较难的事情是大胜后的治理。</br>历史上的朱棣灭了安南,到了朱瞻基时期就因为治理成本太大、没有什么回报所以主动的放弃了安南。</br>这看似是值得吐槽的事情,可是朱瞻基也是无奈,因为治理安南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那里的民众时常叛乱,大军也要持续的镇压。</br>付出与回报根本形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