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还是承康皇帝仁慈啊,这要是洪武皇帝的话,这些官员就算不是老死在任上。那么也是难逃一个在汰除的时候被粗暴的解决,哪有什么礼遇可言。
\n
\n
茹瑺自然连忙领命说道,“臣遵旨。”
\n
\n
朱允熥微微点头,又问道,“这些官员的考评等,现在也是该交上来了。朕一直在想一些事情,你说这人岁数大了,想一些事情是不是就迟钝些?”
\n
\n
茹瑺吓了一大跳,他才四十岁呢,正处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正处在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毕竟现在的他是吏部尚书。
\n
\n
不对,这些话陛下不是说给他听的,这些显然也就是在指一些岁数比较大的官员,这样的一些情形可能也会让人开始多想。
\n
\n
比如说大明开国六国公之一的李善长,那一位当年七十多了,虽然看似是退了,可是一直恋栈权位不愿意离开应天府,结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n
\n
茹瑺就谨慎的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不少老臣见解非凡,实为朝廷栋梁。”
\n
\n
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有些岁数比较大的官员确实经验丰富,这些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对待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是非常有心得了。
\n
\n
不过朱允熥还是说道,“有些官员岁数大了,自然会有些昏聩。这些事情你得注意些,一些人老了自己都照顾不好,可不能误了政事。”
\n
\n
茹瑺连忙保证说道,“陛下,臣等定会注意这些。若是有官员年老失智,定会有其他官员顶替。”
\n
\n
老死任上没什么问题,但是那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官员还有着清醒的认知,是能够处理好一系列的政事。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