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黄湜、黄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学识渊博,和皇次孙殿下又有半师之谊。言语中极力称赞皇次孙,他显然不会希望朱允熥这个皇三孙被立为太孙。
\n
\n
上朝后一切事务在有序的展开奏对,朝堂的秩序井然有序。因为早朝也有规矩,先见外国使臣、离京赴京官员,再汇报边关军事,再是日常政事。
\n
\n
忽然间黄子澄出班跪下,说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n
\n
老朱按照常规路数说道,“准奏。”
\n
\n
黄子澄立刻奏对,“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皇三孙殿下在先太子薨后,面无悲色、守灵之时多有懈怠。皇次孙殿下形容枯槁,皇三孙殿下则面色红润。”
\n
\n
在黄子澄带头后,立刻有人奏报,“启奏陛下,此前臣守灵,曾看到皇三孙殿下与皇四孙殿下在灵前偷吃点心!”
\n
\n
老朱瞬间面沉如水,可能是想到了朱允炆在太子朱标病重后日夜守护,甚至一度瘦到脱形。再想想前几天揍的朱允熥,挨了打之后还活蹦乱跳。
\n
\n
这么一对比,朱允炆确实更加孝顺!
\n
\n
文官这边的忽然发难让不少武勋猝不及防,对于储君的人选,他们本来根本不打算参与。
\n
\n
以前有太子朱标在,大半的武勋都是在东宫有着加官,皇帝和太子共用一套班子,这也是此前历史上几乎没有的事。
\n
\n
太子没了之后,一些武勋的心思也在动摇。因为不少的武勋和藩王有一些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深。
\n
\n
颍国公傅友德的女儿是晋王世子的世子妃,永平侯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