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时间不长不短,”有人打破沉默,“但已经足够所有人接受这个事实了,这里便是以后的大魏都城,而你我都是这座城池的奠基人,事实上能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还应该感谢一下那位靖王爷,不是每一个工部的官员此生都有参与营建国都的机会。”
\n
\n
“尚书大人。”两位吏员一惊,连忙行礼。
\n
\n
“不必多礼,”工部尚书摆了摆手,“你们负责的是宫门这一块?”
\n
\n
“是,刚才我等还在争论是否需要铺七层地砖...因为这意味着地基要打特别深,加上要从各地转运烧制的砖块,工期会长上不少。”
\n
\n
“换做南方,的确不需要,”工部尚书沉默片刻后说道,“可这里离辽国很近。”
\n
\n
的确很近,离边境长城都只有几百里。
\n
\n
整个魏朝,不,就算算上汉唐,估计也没有任何一朝的国都敢离异族如此之近了,几百里的距离,意味着如果边境长城失守,辽人的铁骑甚至可能在战报送到京城之前,就已经能遥遥看见京城的城头。
\n
\n
这么想来多打两层防挖洞的地砖好像没什么用,但仔细想想彷佛又有一点用--多少能让人再多心安一点。
\n
\n
半年以前这座城池还犹如鬼城,但几十万辽人平民被驱离,剩下的汉人还远远不能让这里复苏过来,然而半年过去,迁都的消息传遍天下,无数的官吏、禁军、市民百姓被迁徙过来,在这个离辽人很近很近的地方,破土动工,准备修建起一座镇压国运的雄城,如果不多做点什么让人们心安,那种压下去的恐慌氛围迟早有一天会把所有人都点燃。
\n
\n
没有人能知道五年甚至十年之后这里会是什么模样,整个帝国都在随着某个人的意志而运转改变,幽燕啊幽燕,几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让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