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异士,到了北境都能有一条光明大道,很多科举考不下去的士子就是这么被招到了北境,然后略一上手,发现自己在研究火器或者其他方面居然还有着异乎常人的才能。
\n
\n
据说现在的北境造作司里,火枪火炮的研究已经快领先三代了,也就是说现在出现在世面上的火器,更新换代的空间还很大,唯一局限大批量列装的不过是产能而已,再过上几年,鬼知道大魏的火器能强到什么地步。
\n
\n
比如现在城外魏军使用的火炮,全长一丈多,真不算庞大,两个人就可以操作过来,不仅有准星可以瞄准,炮身也可以左右旋转,杀伤用的炮弹已经从实心炮弹进化成了可以崩散开的铅块,以及落地再爆炸的天雷,而且这东西还能用铁环提着走,到了地方再组装起来发射,比原来那种只能架在船上的先进太多。
\n
\n
而最关键的,还是这些火炮,是连发。
\n
\n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毕竟大炮打了需要时间装填是常识,但北境的一位匠人经过数天冥思苦想,还真被他想出来个绝妙的法子--子母铳。
\n
\n
所谓子母铳,母铳便是火炮的炮筒,子铳就是铅制炮弹,其大小要小于母铳,在出征前先装好铁砂、铅块、火药,封好带走,等到要开炮时,将子铳往母铳里一塞,立马就能轰出去,放完了把炮筒清一清,塞进去第二个,直接就能发射。
\n
\n
这直接让火炮的威力提升了一个台阶,而这次魏军带的子铳有多少?一门火炮配了十五个。
\n
\n
所以此刻的公州城北门外,火炮的轰鸣声直接连成了一片,压制得城墙上的倭人们连头都不敢抬,那经历过风雨冲刷的城墙上一片坑坑洼洼,不知道多少倭人在这一轮又一轮的轰击下死于非命。
\n
\n
只能说这玩意儿原本是用来和辽国下一次国战的,用来打高丽平原上的城池,感觉实在有些浪费。
\n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