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架了,我这一年来不止读兵书,偶尔也会读史书,对于这种先抑后扬的景象,真是想不通原因。”
\n
\n
赵裕沉默片刻,感受着江风,轻笑道:“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王爷麾下打过仗。”
\n
\n
“这的确,”黎盛也笑起来,“王爷真是个奇怪的人。”
\n
\n
“怎么说?”
\n
\n
“很多时候都能明显感觉到,王爷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将领,纵观王爷打过的仗,兵家的那些讲究几乎都被王爷舍弃,从没有过正经的风格,但偏偏最后都能赢,而最关键的是,赢着赢着,王爷身边就自然而然多出来些承接气象的人...我最近刚好读到大唐的开国史,你猜我在王爷身上看见了谁的影子?”
\n
\n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不要说出来,”赵裕严肃道,“至于你说的王爷身边涌现出这么多能让魏军改头换面的将领...我想大概是因为王爷从没看不起任何一个人,无论是底层的小卒,还是有过败绩的偏将,只要合适,都能得到重用,这种不拘一格提拔人才的手腕,才是王爷身边能聚起这么多人的根本。”
\n
\n
“有道理,李易李将军当初只是苏州一守门卒,陈平陈将军更是从军中小卒打拼起来,如今二人却已经为大魏守了几年国门;杨盛杨将军在西北蹉跎数年,不得朝廷重用,然而王爷一朝定西北,杨将军就得以追随至北境,甚至连我...”
\n
\n
不知道是不是想到当初在台州大战时触犯军法差点被推出去砍头的经历,再想到眼下居然能指挥数万大军挥师入高丽,在五国混战的棋盘上担任一方主帅,这种境遇的反差让黎盛一时无言,怔怔看着江水说不出话来。
\n
\n
“这些可以等到战后慢慢说,走之前少不了要和你喝一顿酒,”赵裕转移了话题,“你准备怎么打公州城?如果真的如你所料,倭军将在此地进行最猛烈的反扑,那么想打下来估计挺不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