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过年早,一月底就是除夕,过了年才到二月份,莫名有种放假时间长了不少的错觉。
好不容易放假了,江眠又关注了一下前些日子忙起来忘记的事情。
南方的知青代表团来了北京后,下了火车结果没人接,这种冷遇与怠慢让人一下子就火了。(当然,这个是江眠这么认为的,报纸上可没这么写。)
下了火车发现这么一件事,人家一共30人,直接跑某个知名广场去了。还带了一面旗帜,就是有点皱了,上面几个明显的大字:‘xx省xx农场知青首批赴京请愿团’。
报纸上的照片清清楚楚。之后的发展就变成了当地的市民,家里有孩子下乡的知青家长,还有回来探亲的知青本人都来广场支持他们,还带来不少食物、饮料,因为天寒,怕她们冻到,厚衣服也拿来不少。
京城,首都,广场,这么几个词组合在一起,想也知道消停不了。外国人都来这拍照,还有不少记者也在,关于这件事估计外国也有不少知道的了。
等过了一天,才有人来出示了工作证,来把他们带到招待所住下,说有人会见她们。
怎么解决的江眠不知道,但是已经领导都出现了,想也知道这件事会落下帷幕。
在江眠为过年做准备的时候,新的报纸又发表了。
领导和知青代表的谈话,和知青检讨的电报都刊登在报纸上,江眠看的报纸不止一份,可是几乎能看见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条新闻。
这个年江眠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自己新房子里的第一个新年,她还是挺高兴的。认真准备了一些过年的东西。
距离原身父母去世已经好几年了,现在没什么避讳,福字、对联都可以贴起来了。江眠自然也准备了。
不过其他人家就不一定能有什么平淡的心情了,知青的行为还是掀起了波澜,让大家也开始期盼着她们的成功。
回城的知青和关注这件事的知青,包括很多人的家里也都想知道最后的解决方法与结果。
事件一波三折。远没有结束。
云x省工作组在一天到了农场要召开知青代表会,结果讲话的时候一句话引起了知青的又一次罢工。否定了知青的存在,把大家归类于国营农场青年职工。
虽然这是中央《四,十,条》里面的要求,他算不上错,可是知青可不接受。罢工又兴起了。
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不回城,毋宁 死!”想要借此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