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直接生在罗马。
\n
\n
开典当行,这门行业比开矿还赚钱。
\n
\n
“可以,余桦同学,这是三十块大洋,给你。”瘦弱男生听到余华的安排,毫无异议,满脸欣喜,起身小步快跑到了自己的座位,拿了一个真皮书包过来,从中取出三根红纸包裹的大洋,直接递上所有辅导费用。
\n
\n
“好,对了,同学,忘了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平常都看书去了,没怎么关心班里。”
\n
\n
余华顺势接过三根沉甸甸的红纸包,这三十块大洋可是连日来第一笔进账,小心放进书包,忽然想起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有些尴尬。
\n
\n
刚来民国,还是不怎么习惯与人说话,老是忘记询问对方名字,这种交际在后世普遍,在这个年代叫作不知礼数。
\n
\n
“没事的,我懂,我叫谭清,表字涵之,以后余桦同学可称我为涵之。”谭清没有介意,大大方方回应道。
\n
\n
“余桦暂无表字,就且叫我余桦即可。”余华回应道,他准备改名,但现在还不着急。
\n
\n
名字这东西,在民国只是一个马甲而已。
\n
\n
就如同‘你鲁迅犯事,关我周树人何事’之类的情况,迅哥儿马甲到处都是,余华觉得,自己不说马甲遍地开花,至少三个起步。
\n
\n
谭清点头:“余桦同学,你先忙,我回去再看看这道题。”
\n
\n
“你且去,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先用笔记录于纸上,等到积累多了,我们再一齐处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余华回应道。
\n
\n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