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过我第一本的都知道,《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里面大篇幅科技发展,500个人群穿,完整传授知识,建立一套科研——贸易——利润——反哺刺激工业发展的体系。
\n
\n
第二本书《晚唐浮生》年代太早了,又是单人穿,知识很少,于是从最基础的做起。
\n
\n
在当时北方战乱频发,人烟稀少的地区搞农牧并举、三茬轮作,即不追求亩产,追求单人产量。
\n
\n
轮作避免病虫害,可以肥田,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非常合适。
\n
\n
另外还搞了一些葡萄酒渣催奶的事情,以及农业上的各种育种,基本都是农业革命的范畴。
\n
\n
先农业革命,然后才有商业革命,最后催生工业革命。
\n
\n
农业起不来,社会财富没有增加,不能养活大量脱产人口,产生不了消费群体,商业就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撑死了在几个大城市比较兴盛,其他地方一潭死水,整体消费潜力有限。
\n
\n
没有消费市场,工业生产体系就起不来,技术进步无从谈起,会非常缓慢。
\n
\n
就像明朝江南的纺织业,其实已经到顶了,没有其他的消费市场了,因为明末战乱,市场还大量萎缩,投资工业无利可图,甚至亏损,那就不如买地投资农业,或者干脆持币观望(银冬瓜),可以这么说,当时如果不能开辟海外市场,中国工业革命的可能已经死了。
\n
\n
事实上也没怎么开辟,只有和周边地区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我翻看《英格兰东印度公司年鉴》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发现量有,但不多,还时断时续。
\n
\n
那么这一本《晋末长剑》所在的魏晋时期如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