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种地摘菜,不得饿死?”
\n
\n
邵勋沉默,旋又问道:“年年打仗,种地还不能糊口,种得有甚意思?”
\n
\n
“总要种地的。”老者说道:“粟米、小麦、胡瓜、蒲桃,年年忙活。我的家就在这里,谁来了都要种地的人。哪怕一年比一年种得少,也总要种地的……”
\n
\n
“总要种地的”这句话,在邵勋脑海中反复盘旋。
\n
\n
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n
\n
短短一句话,既悲凉绝望,又似乎充满着不屈不挠的旺盛生机。
\n
\n
这个天下,这个民族,或许就是在这句“总要种地的”坚韧话语之下,才能克服重重磨难,一次次浴火重生吧。
\n
\n
可惜有人不珍惜,乱世又将大至,胡人、流民、乱军屠刀之下,又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n
\n
但——确实,总要种地的。
\n
\n
******
\n
\n
天色将晚,宅园之内,糜晃带着人清点草料。
\n
\n
农庄本有不少庄客部曲,潘家失势后,一部分逃亡,一部分在过去两年的战争中战死,剩下的不过寥寥三四十家罢了,如今都在庄园所属的田地内耕作。
\n
\n
糜晃管不了这些庄客,因为王妃已经遣亲信管理了,他能管的只有这一幢兵——如今还剩四百七十余。
\n
\n
老的老,小的小,不好搞啊。
\n
\n
糜晃知道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