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柜台之后,仍是爱不释手,眯眼观赏。
\n
\n
“不意贾家还有这等风流人物。”刘通越看越是满意。
\n
\n
却说贾珩出了翰墨斋,正要向家走去,忽地,就听到一声清朗的呼唤。
\n
\n
“贾兄,请了。”
\n
\n
贾珩定住身形,抬眸看去,只见是一个青衫直裰,手拿折扇的青年,正微笑地看着自己,那青年头戴士子方巾,面容儒雅,让人如沐春风,一旁还有一个青年,身形魁梧一些,浓眉下,目光炯炯,打量着贾珩。
\n
\n
“这位兄台,贾某有礼了。”贾珩也是拱手回礼道。
\n
\n
然后,二人通了名姓、表字。
\n
\n
青衫直裰的青年名唤韩晖,字子升;另一位名唤于缜,表字文度,二人都在国子监读书。
\n
\n
韩晖笑道“贾兄方才一首临江仙,澹泊旷远,豪迈慷慨,实在让小可大开眼界。”
\n
\n
于缜笑道“气象雄浑,隐有一代大家之风,只是词中旷达、萧索之意,倒似有另有苦衷,可字儿,藏锋金戈锐利,让人不敢逼视。”
\n
\n
一句话,词的心态如看破世情,宦海沉浮的夕阳余晖,但字儿却偏偏如初升之阳,其道大光。
\n
\n
贾珩笑了笑,说道“前些时日,夜读三国史,难免生出昨日金戈铁马,今夕白云苍狗之叹,遂在词中显露一二。”
\n
\n
这也是一种合理合情的解释。
\n
\n
人的情绪本就随时随事而变,比如许多文人都曾做过咏史怀古诗,也未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