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爸老妈过上好日子并不难,当务之急是无论接下来做什么都不能没有本钱!
韩爱民打开抽屉,翻找出存折,看着上面的数字暗想不够啊,看来只能干老本行,要以最快速度赚改变自己和家人生活的第一桶金。
“爱民,你吃不吃了?”
“不吃了,我饱了。”
“这么大人,怎么还吃剩饭。你不吃,我吃!”老韩端着儿子的剩饭,推门走进儿子的房间,边吃边问道:“爱民,厂部门口挂了条横幅,你有没有看见?”
“什么横幅?我没注意。”韩爱民关上抽屉。
“赚钱吃饭,存钱搬厂!”老韩一屁股坐到椅子上,感慨地说:“好好的厂,为什么要搬?就算一定要搬迁,为什么搬呈都去,搬迁到山城不好吗?”
985厂的干部职工来自五湖四海,但归纳起来主要由四部分人构成:一是当年从援建单位过来的,援建单位是东北的一家军工企业,所以他们大多是东北人;
二是像老爸老妈这样来自东海等大城市的知识青年;三是在985厂建设时从本地招的工;再就是像韩爱民这样的第二代三线人。
在近乎与世隔绝的深山沟里工作生活了那么多年,大多从外地过来的干部职工以及韩爱民这样的第二代三线人都不会说本地话,也不怎么喜欢吃辣。搞得大家伙既不是东北人,也不是东海人,一样不是山城人。别人要是问起你是哪儿的人,总是习惯性说自己是双河人或985厂的人。
尽管不认为自己是山城人,但在山城的深山沟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平时去得最多的城市也是山城,大家都有山城情结。现在上级要求把厂搬到呈都,大家伙不理解很正常。
韩爱民很清楚无论往哪儿搬,厂里的效益都好不到哪儿去,大多干部职工终究要面临下岗,所以对985厂到底搬不搬迁、究竟往哪儿搬并不关心,而是关切地问:“爸,你的关节炎这段时间有没有发,胳膊腿疼不疼?”
“不刮风下雨不疼,只要刮风下雨就疼。”
“疼得厉害吗,要不去大医院看看。”
“风湿病,关节炎,都是老毛病,去再大的医院也看不好。再说有风湿病、关节炎的又不是我一个人。”
厂里患有风湿病、关节炎的职工很多,主要是他们长期在阴暗潮湿的溶洞车间里工作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