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填土、夯实,周而复始干。
只是踩在墙盒上拿木杵你人换了。
杨老四兴高采烈的抢到拍板,等墙体出来,他就拿着拍板往墙上使劲的拍,像不要钱一样的拍,看得观看的人心痒难耐。
杨老四拍了几块墙体后,开始在找人代替他干,这看着轻松的活,但架不住一直是一个姿势,手还酸。
这不逮到一个四处张望的杨老七。小伙子没见过这样建房子的,能不稀奇吗,看周围溜达的小娃还少吗?但杨老四就是看这大小伙在溜达,不顺眼。
“老七,干嘛呢?四处溜达像什么样,不知道多挑点泥巴过来,或者帮你嫂子们挖土。马上要娶媳妇的人了,这么不懂事。”噼里啪啦的说完,也不等杨老七说话,自顾自的把手里的拍板往杨老七手里一塞。
“你这么闲,来干这,我去挑泥。”说完就走。
杨老七看着自家四哥匆忙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拍板,高兴的往墙体上拍使墙面更加光滑。
晚间收工时,杨阿爷吩咐几个儿子,把家小娃娃割的蕨草全部盖在墙顶上,再往草上压根木头。防止下雨淋杯墙体。
饭后,杨老爷子对杨老大道:“老大、老二,你俩明天去趟镇里,看看匠家有没有这种墙盒子,有就买套回来,就这套太慢了,便宜就买两套,总之你们看着买,家里这么多人,闲的时候还会继续建房子,买回来不会亏的。”
“好的,爹。”杨老大和老二道。
杨阿奶默默的从钱袋里拿出一块角银放在桌上。
杨老大把银子拿在手里。
“爹、娘那我们回去了。您俩早点休息。
"嗯,你们去吧!”杨阿奶道。
第二天,该去镇上的去镇上了,该建房的去建房,该放牛和驴的去放牛和驴。各自忙开了。
正午阳光很好,上街的人回来了,带回来两套工具。这边木头做的东西很便宜,到处是山林,人口又少,现在安居的人,还是以前战乱时逃荒过来的。像老杨家这种情况属是第一次。
有了工具,效率就高,到晚上收工时,墙体已经快有人高了。
杨阿爷又吩咐大儿子去买木头,家里没有木头做梁。再有墙九尺高要放几根横木,得先买回来。买的时候打听一下木头的名字,等秋收后自家到山里找找,以后你们建房可以省下买木头的钱。
半个月后,房子建成了,房顶还是用厚厚的草盖的,整齐的草一层一层的被手腕粗的直圆木固定在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