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
王书辉自己不喜欢强调身份,也很不喜欢别人强调身份。
从客观上讲,从事社会学研究,又当过大学老师的王书辉是一个文科生,本来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情怀党。但是王书辉自己却觉得自己是个工业党人。这倒不是说他的知识结构和从事的工作造成的。在他看来,他自己是个实事求是的人,而在工业社会里,实事求是的人,都是工业党人。
王书辉认为,在一个实事求是的社会环境里,在一个健康的,每个人都专注于做事情的社会环境里,强调身份不仅是一件很无所谓的事情,而且是一件严重的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他觉得一个人是什么身份,有什么名头不重要。倒是一个人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这个问题很重要。至于其他的一些标榜社会地位的或者其他不知名目的的各种标签和身份,他并不喜欢。他自己不希望别人对照身份来对待自己的同时,也不会去按照身份对待别人。在他的意识里,做事情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
不过王书辉的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里因为封建余毒思想的弥漫,都被边缘化的对待。那么在纯粹的封建时代的明末社会,自然就是更不符合现实情况了。对于这一点,强调实事求是的王书辉心知肚明。这也是他能够忍受娘家四舅,没事找事的强调他是县主仪宾身份的原因。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县主仪宾王书辉自然比还俗和尚王书辉,要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多。最重要的是,这个身份能够为他开展工作提供诸多便利。
王书辉一直认为,什么男人不懂女人,女人不懂男人之类的屁话,是小资产阶级的扭捏作态。不过,一直当光棍的王书辉也知道,自己没结过婚,没谈过恋爱,这是一个没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这样的结论主观性太强,不是很可靠。
很显然,在明末有了个小萝卜头的未婚妻的王书辉根本不知道,他自己眼中的小萝卜头,朱微妏的雌威有多大。看着单纯可爱,大方舒朗的朱微妏,会动不动的就要把自己的舅舅一家沉到长江里去,这肯定是王书辉所想不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