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枝江县这里还有王族的事情。他放下帖子,吩咐下人赶快把自己的同乡,也是绍兴人,跟了自己十多年的老师爷张守义,从街头的茶馆里唤回来。
唐文光之所以对帖子上的枝江王庶人感到惊异,倒不是说他对于明代宗室有什么特殊的尊敬之情。天下宗室多了去了,各个都是有官身的,最差也是个奉国中尉。不过在文官专政的明王朝,出身进士的县官们可以完全无视宗室贵族的血统。别说是将军、中尉这种宗室,就连藩王们,面对督抚大员的贴身小厮,都要鞠躬送礼恭恭敬敬的。
现在可不是明初的时候了,景泰、成化两朝之后,藩王宗室的权利都被剥削干净了。在文官政权两百年的打压和控制下,养出来的藩王贵族都是些性格扭曲的家伙,面对强势人物的时候全都卑躬屈膝,一点骨气都没有了。
不过朱由梓的身份就比较让人纠结。他不是普通的宗室贵族,而是本应该继承郡王爵位的世子世孙。虽然朝廷对待藩王的态度是自生自灭,但是只要这个藩王有直系后人,一般情况下,即使他祖父、父亲的爵位被剥夺,他们的儿子孙子也会被朝廷指派继承爵位。
历史上,朱由梓的父亲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朱由梓,朱由梓本来今年就病死了,所以枝江王爵位因为断子绝孙,就没有了传承。但是现在看来,活的好好的朱由梓,是完全有可能继承枝江王爵位的。谁知道那位万历天子会不会哪天抽风,想起枝江王的事情,顺手就恢复了朱由梓枝江王的王位。
枝江县令可以无视普通的宗室贵族,但是面对藩王的时候,也必须小心谨慎。唐文光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一个三甲进士出身的浊流官员,没有什么靠山。他可不是督抚大员、部院高官,也不是那种掌握着舆论的清流士人,毕竟不能无视一位郡王的权威。那么面对这个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郡王的枝江王庶人,应该用哪种态度面对。他需要和自己的师爷商量一下。
张守义很快就回到了县衙,还没等唐文光开口,他就对唐知县说道,“东翁,枝江王世子是不是来衙门了。”张守义是从后门进来的,没有看到停在县衙门口的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