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不过王书辉也知道一个很简单的常识,这些作物之所以高产,是在农业科技大发展的条件下实现的。按照王书辉了解到的情况,这些作物之所以高产,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使得很多作物得到改良,产生了很多高产的优良品种。
王书辉当然知道,在明朝末年的环境下,这些作物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的产量的。这个时期明朝本土的作物,玉米和小麦、水稻的产量差不多,也就是在五十公斤左右,地瓜土豆的产量比较高一些,大约能达到两三百斤。南瓜好些,也不会超过三百斤。
但是王书辉不会有着金手指而不用,他肯定是要从现代买种子到明代耕种的,无论是什么作物,他都准备到农业科技部门买产量最高的品种。他在乎的是产量,好不好吃,他是不会考虑的。在明末的条件下,有的吃已经是邀天之幸了,明末的土著们是不会在乎食物的口感如何的。
王书辉既然准备到明末去创造一番事业,那么身份问题就要得到解决,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事情,在现代随便找一家小印刷厂,按照网上的明代度牒材料,弄个和尚度牒简单的很。这之后,让朱由梓帮忙,在枝江县弄个户籍也是件简单的事情。
另一方面,王书辉还要把可能会逐渐缩小的穿越门掩饰起来。他的计划也很简单,在现代找到园林部门把岳园的一块地租下来半年,弄一个大工棚,把穿越门隔绝起来。在明末那头,他准备运过去一个大集装箱,把穿越门框进集装箱里,集装箱的两头,就变成了穿越两个世界的简单通道。
当然,这也要保证朱由梓父女不会起疑心。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穿越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的变小,甚至有可能最后消失,在这段时间里保证穿越门的保密就可以了。
王书辉家附近就有卖活动板房的小企业,一个二手的集装箱也不过两三万块钱。他花了些钱买了几个二手集装箱。
除了这些东西以外,王书辉也要考虑泼迫在眉睫的自保问题。不过这些还好办,通过一些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