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云龙和最高军事委员会汇报。
栗云龙正在奉天,统帅亲卫军团的南伐,诸多事务缠身,非一时所能解决动身。
“军团长,袁世凯北洋新军和西方国家勾结密切,有种种迹象表明,帝国主义者对其支持得十分卖力,许多船队的物资,疑似军用。”
说完之后,王梁局长就拿出了许多的证据,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的情况,确实显示了北洋军正在大动作。
栗云龙和欧阳风都在,两人相视一笑:“看来,老袁这个当世的枭雄,还是不甘心为中国的**富强进步,放下自己的那一点儿小九九啊。”
“不错,这个人太过自信了,也太低估了我们的智商了。”
南伐战争已经打响,地点就是山海关,在长期的等待时间里,袁世凯不正面回答,反而推三阻四,其用心之叵测,路人皆知。
其实,中国最高当局也在反复研究着这一事情,在战场前的策划里,他们就估计到了这种情况。
怎样才能消灭清朝的反动黑暗势力,解放全中国,用什么方法代价最小,收益最大,是格外注意的问题,因为胜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现在,栗云龙当即拍板定案:“好,我们就满足老袁的心愿,正式退兵三十里。同时,其他各军也暂缓前进,”他解释道:“这样做,是对全国人民都有一个交代,表明我们新军,是有耐心的,是不愿意以内战方式损害国计民生的,是仁至义尽的。我们给清廷所有的人一个考虑期限,即使之前的最后通牒,也可以收起。”
他确定,给予北洋新军一个长达两个月的考虑期。
“两个月`?”许多军官大吃一惊。尤其是王梁局长,愤然而起:“军团长,我们的大军已经起程,在野外风餐露宿,困难极其之多,两个月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